湘桥滴滴司机群湘桥滴滴车主微信群,涨价似乎成了
查一查4s的维修保养记录、保险公司的出险记录,这个现在有很多平台都有相关查询功能,比如“全国车辆大数据车况信息查询系统”查询车况信息报告,就能快速出记录报告了。不过要切记,由于存在部分车辆并不在4S店保养维修或者最近一次事故维修并没有进记录的情况,所以不要100%依赖记录,二手车的车况最终都要以实车车况为准。
某些互联网公司的一种执念,继共享单车之后,闹的沸沸扬扬的,便是网约车的提价。
7月11日,滴滴在北京正式上调了高峰时期用车价格。根据此前滴滴发布的价格调整说明,工作日北京高峰时段起步价、里程费均调整。那么滴滴涨价谁最收益?你的出行成本究竟增加了多少?别的城市和网约车平台会跟进吗?紫金财经做了梳理!
滴滴涨价后谁最受益?
7月9日,滴滴发布了“北京市滴滴网约车价格调整说明”。根据调价方案,滴滴将北京划分为5大区域。第一区域为东城区、西城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昌平区、门头沟区;第二区域为顺义、通州、大兴、房山区;第三区域为密云、怀柔区;第四区域为延庆区;第五区域为平谷区。
此次价格调整涉及快车、优享、专车等服务车型,包括工作日与休息日的调整。以第一区域北京主城区为例,工作日期间,早高峰时段(06:00-10:00)滴滴快车的起步价、里程费均上涨、时长费不变。起步价由13元涨至14元,里程费由1.6元/公里上涨至1.8元/公里,时长费依然是0.8元/分钟。
调价第一天,就有滴滴用户表示,“从家到单位的行程费用上涨2-3元,肯定增加了出行成本,但是如果确实要用车,也不会因为贵了几块钱就不打了。”紫金财经实测结果与上述用户差异不大,从家到公司约7公里距离,调价前早高峰时段费用约为31元,调价后约为34元,虽然价格差距并不大,但积少成多,没有非要用车的情况,小编还是早起挤地铁吧。
不过也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吐槽:“我今天想去个地方,7公里,一看惊了……拼车35,优享53…………
现在准备坐地铁。”
据北京青年报的报道,以朝阳区同一段距离为7.4公里的路程对滴滴快车进行了计价测试。在此次调整价格后,夜间时段是收费最高的,达到33.5元。而由于晚高峰车流集中,虽然在里程费上比早高峰每公里便宜0.3元,但是耗时较长,因此价格相当,均为33左右。而在调价前,该路段高峰时快车价格约为31元左右。
滴滴调整网约车价格后,滴滴司机是否会因此收益?有快车司机表示,“根据滴滴与司机的抽佣规则,若车费上调,会分摊给平台与司机,司机收入肯定有所提高”。已经有3000多单的快车司机李师傅却表示,虽然早高峰里程费、起步费均上涨,但是收入却没有明显变化。“早上都是小活儿,大部分就是个起步价。”
也有司机表示并不知道已经提价的消息:”现在滴滴平台的抽成太高,我现在普通时段都不太愿意接单,更别提早晚高峰了。”
通过了解,乘客的支出的确是增加了,司机却表示收入几乎没增长,司机收入没变化,滴滴平台抽成比例不变,那乘客的增加的支出到哪了呢?
这次滴滴涨价的目的,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在高峰时段,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没有足够的运力,靠轻微幅度的涨价,心理层面的影响更大。高峰时段的出行,对于乘客来说,不会因为多花几块钱就不出行,对于司机来说,也不会多一两块钱就愿意堵在路上。
滴滴的涨价原因站得住吗?
针对滴滴突然宣布涨价的消息,乘客颇有微词,打车价格经常变,滴滴凭什么说调就调?高峰期涨价,滴滴是在趁火打劫吗?
对此,滴滴网约车供需策略部技术总监郭飞表示,和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水果自由”一样,供给减少、极端天气导致了蔬菜水果价格上涨,网友纷纷说吃不起水果。网约车价格受供需状况、当地消费水平、收入水平和能源价格等因素影响,其中,供需状况是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因素。
郭飞表示,此前价格实行了两年多,但乘客总体叫车成功率较低。目前滴滴快车工作日早高峰1/5的叫车需求没有足够运力承接。价格调整是为了平衡供需作出对应的价格调整,以鼓励司机出车满足乘客出行需求,同时也鼓励乘客错峰出行
哪些方式可以查询车况信息?
我们除了可以自己亲自到4S店去查询维修保养记录,我们也可以通过车况信息风险报告查询4S店的维修保养记录,4S店大数据直连,用户只要扫码,输入车辆的车架号就可以查询到车辆的维修保养记录了。完全自助查询,解决你的后顾之忧。
,减轻高峰时段用车压力。
至于其他城市的是否会调整价格的问题,滴滴方面回应,每个城市的情况都各不相同,价格水平和价格调整都会根据城市具体情况而变化。
滴滴调价,行业其他玩家是否跟进?首汽约车方面表示,暂无计划。神州专车暂无回应。曹操出行表示,目前,每一座城市都秉承着“动态折扣机制”,根据城市当前的用车需求和车辆配比,系统自动测算折扣比例,在基础价格上进行降价,降低用户出行成本。
也有分析认为,此次涨价与其说是“缓解供需矛盾”,不如说是促进网约车企业发展的一次试探。如果这次的价格调整方案收效甚佳,那么未来网约车涨价策略将会迅速推至全国各地更多的城市,甚至带动其他网约车平台调整价格方案,从而改善网约车行业整体的价格模式。
短期内,涨价或许可以给滴滴公司以及网约车行业带来实际效益,但长久看来,如何实现网约车平台、司机、乘客三方利益共存,才是网约车行业该努力解决的问题。任何垄断行为都不可能长期被市场所接纳,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网约车违规涨价将进黑名单
对于滴滴涨价,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滴滴网约车调价是市场行为,不属于政府定价行为,调价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供需失衡,但没必然逻辑联系。滴滴作为大平台调价前,应当征求消费者意见。”
图片
据媒体报道,7月12日上午,交通部联合国家发改委发布征求意见,其中明确表明,网约车应公开定价、加价机制。征求意见中指出,规范网约车价格行为,对网约车实行市场调节价,认为确有必要的可实行政府指导价。
网约车平台公司应主动公开定价机制和动态加价机制,通过公司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等方式公布运价结构、计价加价规则,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保障结算账单清晰、规范、透明,并接受社会监督。
此外,道路运输经营者按照价格政策规定制定或者调整价格、网约车平台公司调整定价机制或者动态加价机制,应至少提前7日向社会公布。同时,包括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班车客运等所有道路运输企业在重点时段或者恶劣天气出现违规涨价等行为,也都将记入不良信用记录的“黑名单”。
意见中明确,要推动建立道路运输价格失信惩戒机制,将经营者不执行道路运输价格政策,重点时段或者恶劣天气违规涨价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作为经营者及其主要负责人不良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施失信联合惩戒。
涨价是网约车必经之路?
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网约车完成客运量约200亿人次,占出租车客运总量的36.3%。前几年,网约车平台为培育用户,抢占市场份额,采取了大规模补贴的方式,通过给予司机出车补贴、乘客打车优惠等,网约车价格竞争优势明显,抢占了不少出租车的份额。
在市场成熟之后,网约车行业面临盈利压力,减少补贴、涨价增收就成为平台必须要考虑的事。
此次滴滴宣布涨价后,其他网约车平台暂无跟进动作,但有专家分析认为,企业调价一定程度上为了增加营收。平台单方调价,其他竞争对手可能也会跟进,但若用户强烈反弹,监管部门可能就要介入,因为网约车涨价不单单是平台自己的事,这里边涉及到公众出行、公众利益,影响面较宽。当然大家都希望更多网约车平台进入市场,竞争是市场经济活力之源。
过去三年,中国网约车的市场规模扩张了4倍。业内预估,未来三年内,中国网约车市场交易总额还会有翻倍增长,市场规模或将超过700亿美元。
面对巨大商机,无论是共享平台、互联网企业还是传统车企,都想分得一杯羹。网约车市场也因此“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特别是在2018年,主机厂进军网约车几乎成为一种风潮,吉利、一汽、宝马、长城、众泰、戴姆勒、上汽纷纷布局网约车,吉利的“曹操专车”、上汽的“享道出行”相继进入网约车市场。2019年6月18日,广汽集团宣布移动出行项目“如祺出行”正式上线,这意味着网约车市场又多了一位竞争者。原来是一家独大,现在是众多企业“逐鹿”这个市场。
除此之外,阿里、腾讯、美团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加码布局网约车。美团推出了美团打车业务、阿里牵手哈啰出行、高德上线高德顺风车业务等。网约车市场,鏖战正酣,这也给滴滴这样的头部企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网约车似乎是一块让人垂涎的蛋糕,但这场马拉松竞赛远未结束,滴滴的头部企业地位能够维持多久,都未可知。在滴滴单方面宣布涨价,其他企业并未跟进的情况下,滴滴就显得特别突兀,面临的舆论压力也会更大。
对于消费者而言,更多的企业加入进来是好事,在竞争的过程中,最终受益的才会是我们!
大家好,省事通旗下省市顺风车拼车为方便司乘人员方便出行,免费为大家提供顺风车拼车出行信息,省市顺风车拼车,每天单城超5万访问量,欢迎司机和乘客关注我们免费发布拼车出行信息,方便大家出行。司机朋友你只需要关注广州省事通,点击拼车出行,查找自己的出行线路,看看有没有相同的出行同伴,如果没有,你点击免费发布,即可发布拼车出行信息。提高自己收入的同时也让同乘人员满意。